Friday, February 22, 2008

低 - Alive (Sydney Feb.17)



低身下去看
才會看到每個人在活的樣子

才會看到 自己活的樣子


低身入城市的中心
就很容易感受到這城市的一切
越大的城市,有趣 奇怪的事情就越多

今天的行程到了城市中間有個大公園
跟著另個也是台灣來的可愛女生- I-ling
他也是來這裡幾天而已,所以我們就一起去看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

Sydney是個很活的城市
人多了起來,就覺得很容易預見活裡活現的事情
我在這裡像個外國來的旅客,充滿驚喜與驚奇
公園周圍有個"送"冰淇淋的車子, It's Free!!!!!!!!!!!
有個老伯伯走過去,他就叫我們去拿免費的冰淇淋
這是快樂的陽光天~




Asia 是什麼?

走過充滿古味的QVB, 走過延著坡度起伏的高樓

這裡 新與舊的好味道,很容易讓我覺得到了國外
City充滿的挑戰比小鎮多許多
整個大街衝刺了許多華人
第三站就去China town.
在國外看到華人的東西真的很妙
妙什麼? 就是那種 有種時空錯亂樣子



那時候就再想一件事情," Asia" 華人
其實在雪梨看到的華人機乎都是從China來的
還有一部份從 HK, Singapore, JP,Korea...
那時候就會想說 " Where's Taiwan? "
隨著這幾年台灣的經濟越來越邊緣化
就發現 那個人口的比例在大城市就很容易發現. 然後就在想 那對於他們本地人
我們台灣到底給他們什麼樣的定位?
還是都只是黃面孔 講英文 沒什麼差別?
China town裡面很多商店
竟然在裡頭發現 台灣的 休閒小站 跟 85度C
他就這樣 小小的在那裡,
台灣總是容易散發可愛氣息的文化味道
但是 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才不會被淹沒掉
但是 聰明的我們, 走出海外看世界的人, 更了解這世界脈動的人
不再自以為那些紛亂價值的人, 人生不再只有同種方式的人
藏在哪裡了? 然後是怎樣的人會離開? 而且會在這裡留名字?

離開那個小島後,有人會問我會不會想念
想家很少但是有,想以前的生活方式也有
雖然遇到很多挫折,我總是想要達成我對自己所說的 "5 年"
就拿著自己的心去碰 瓶頸

不想給自己太多藉口說,反正我只是來這裡唸書 拿到學位就回去
在雪梨那幾天,我每天都在想 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而我要在這幾年,看到的東西是什麼
找到最初夢想的熱情,那五天是我要尋的

越大的城市,生活難度就越高
走了一天的路,交通費很高的雪梨 才做兩趟公車 就要台幣300塊
有時為了要省點錢,還要為現實煩惱
這是在大城市所看到的,外頭光鮮亮麗 要花多少力氣才能去平衡現實?
所以 剛到這裡,英文還無法講的像中文一樣蹓時
就會少了許多機會,也會少了許多可以貼近這個城市真正核心
當然就會少很多 " 歸屬感" ,我想到我總是對生活有太多的期待
貪心的想要很多,不滿意自己只能做到這樣,看不到能讓我驚喜的人
不是身旁沒人陪,只是當對話都飄在空中,沒辦法做到心理上的了解與成長
就很容易讓我枯萎掉,然後現實的壓力又跟在後頭

在我到那裡的第一天我真的很沒力氣了
"你的能耐在哪裡?" "你有沒有創造新生活的能力?"
一直在我心理轉, 你夠不夠能讓自己驕傲?
而那個"能力與才華" 能夠活靈活現 在這裡滾來滾去嗎?
我知道,那是最重要 要擁有的東西

城市的寂寞度



已經到夜晚了,閃著好幾千瓦的燈火
不知道世界上哪個地方城市寂寞度會比較低?
澳洲算是個已經很低的地方了
Brisbane是個很像台灣簡單的城市
倫敦呢 紐約呢 東京呢

最近想到一付對抗寂寞的方式
就是 把自己的生活習慣 簡單化 模式化
基本元素不變,安裝新的程式也很容易套用
喜歡看書,在這裡也看書
喜歡看電影,在這裡也看電影
一些習慣就很容易找到歸屬感
不然就是在房間,掛了一張大大的 世界地圖
我只要看到那張地圖,就覺得世界還是很溫暖很廣大
還有很多地方我不知道的

散步 之後喝杯咖啡


雪梨的星巴克很氾濫,簡直跟台北一樣多
Brisbane竟然只有三家~
我無法在這裡常常去光顧他
但是看到每個地方的隨行卡就覺得有趣極了
因為上面的圖案都是不同
很有城市的image,跟我以後想要走的設計方向很像
"要有城市的元素"

Opera House沿路有很多咖啡廳
大家都想光顧這個讓人會記得澳洲的標誌
我到那裡才好好仔細看清楚

我們三個就坐在那橋邊,看著晚上八點還是很亮的天空




No comments:

Music

FEEDJIT Live Traffic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