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理所有weekly的learning pieces時
不斷在反思一個點,就是我的寫作方式還有溝通模式
就像是上面這張圖,百花亂讚
但是最後我們還是需要一個重點
每年需要一個重點,你人生也需要一個重點才可以寬廣或者深根長芽
網誌中文字的斷斷絮絮就像是一個迷亂的對話,請看懂得人自己找key
寫的花姿亂勾勒,要的就是訓練你對我的了解跟解讀
是阿 我就是這樣偷懶
喜歡在誇大中,找到可以符合理性邏輯的思維
我誇大,你理性
有些文字存在一種唯美
現實在它旁邊做護守
這些文字躺在我筆記本里唯美存啐
解讀到最後,不過就是生活中ㄧ個小物(念頭)的故事
-實用性消失,風格就會留下
當一個東西實用性消失時風格就會被存留下來
家是這樣
燈泡壞了需要換,我當然很理所當然的配合
我跟兩個非常實際的好朋友住在ㄧ起
我想去去補齊那個沒有的ㄧ塊,那塊叫做
用熱情對待生命 就怕時間過去就失去了
留下來的東西就剩下那些可以存在的東西
叫做, 愛
它會存在記憶裡
我講話的方式總是過分唯美
心裡想著
“是阿, 那個沙發不是北歐的沙發 只是從IKEA買的“
不過在我眼中看到的就是幸福 可以互相依賴 躺在那裡自在沒人管的幸福
想到廣告就是告訴我們, 他們想要用廣告的唯美效果產生慾望
不過有另外ㄧ句話說
“在它還很唯美時就把實際面處理好“
廣告的實際面就是要讓你回到處理問題上
而你要處理的問題 就是你要怎麼讓觀眾在唯美外頭中可以產生購買慾
廣告告訴我們,人生也是這樣告訴我們
我感性外面果著是走向未來的基底
唯美時告訴你的是你可以擁有的眼光
實際面是,你有沒有完成走完到終點
- “在乎“是小夢的沾點邊的一個開始
世界因為年青人的理想打破太多規則
世界需要兩種人,ㄧ種是把世界打亂的人 一種是整理整齊的人
年輕很容易在乎,而因為夢想而有最清醒的開始,我現在能夠學會越多打亂的工具
等我到30歲時才知道要怎樣變成能夠整理整齊的人
腦袋中假設著, As if..ㄧ次又ㄧ次
然後在變成生活要怎樣前進的ㄧ塊又ㄧ塊
這也難怪有人說,ㄧ年的開始
是應該要有ㄧ定的desire跟output.
你的那個願景圖跟推進去支持的人
是站在中間的你,要花更多力氣去推移跟在乎
這時外頭有些聲音
有聲音用強勢語調說自己的音調
我乖乖的在旁邊溫柔的提低音調,這就是準備要有的態度
----------------------------------------------------------------------------
文化就像是母姐會的相伴
文明的母親會實際告訴你
產生出來的文化就像是中間牽起來的線
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要當甚麼文化的人
3 comments:
看不懂文章上半節
Much better. One part of the design i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ho are you?
Post a Comment